M7和M9的訂單有所增加,車企更傾向於與國外公司合作。
徐志摩曾表示,他已經會見了幾位中國汽車製造商的負責人,他們希望華為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博世,而不僅僅是一家汽車製造商。
進入汽車行業後,華為開發了三電系統、雷射雷達、智慧型座艙、無人駕駛等一系列技術。 任正非承諾,未來五年,華為將停止生產汽車,推出HI,為所有企業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
不過,華為的HI版本現在應該可以從北汽獲得,而長安汽車和Blueprint也簽署了HI版本的合同。
然而,北汽Alpha Extreme Edition Focus銷量並不好,長安愛威歐的銷量低於預期,造成鉅額虧損,長安集團董事長甚至公開調侃余承東。
華為的智慧型選型模式,緊隨其後的是文捷,奇瑞也推出了智傑S7,但由於難以提供具體的銷售資料,因此沒有公布。
俞敏紅說,未來會有兩個世界,北汽的世界和江淮汽車的世界,這兩個世界將一起建設。
然而,華為在智慧型座艙和智慧型駕駛方面的優勢,只促成了華為幾家公司的合作。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新能源汽車本身的性質,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華為尚未在汽車行業完全站穩腳跟。
首先,由於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是智慧型座艙、智慧型駕駛等,各大車企紛紛選擇自主研發。
由於新能源汽車可以簡單地定義為被高度流動電話取代的電動汽車,因此進入門檻較低。
電池和發動機都很容易獲得。 因此,如果我們不能開發自己的智慧型汽車,那就是一堆垃圾。
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這三個主要部件都是從它們發展而來的。 因此,他們更喜歡使用英偉達和高通等公司的晶元來開發自己的作業系統。
此外,蘋果的車載系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因此大多數廠商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技術,比如蘋果的CarPlay,以便更好地將手機整合到車內,而一些明智的廠商則會停止支援蘋果的CarPlay系統。
其次,俞承東表示,華為的汽車部門目前只是虧損,這證明華為無法真正在汽車行業揚名立萬。
即使AskWorld M7和M9的成功,也不意味著華為在汽車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Ask M7 和 Ask M8 的銷量最好,因為它們是頂級版本,而 Smart S7 的銷量不如 Ask 系列,因此確切的銷售數字未知。
就BEV而言,只有特斯拉、比亞迪等少數幾家公司做到了這一點,但都是自主生產,比亞迪控制著整個產業鏈。
如果華為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沒有成功,公司將很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競爭。
問題是,華為的"非汽車製造"該保單的有效期僅為五年。 華為負責智慧型決策的全過程,華為負責產品的上市和銷售,甚至產品的生產規格。
華為既是評委又是候選人,其他公司當然不會急於利用華為的技術。
最後,他們繼續青睞小公尺等外國公司,小公尺已宣布將在汽車中使用英偉達系統而不是華為。
但黃仁勳和華為都公開表示,華為是人工智慧晶元製造領域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此外,華為還推出了業界首款192線中遠距離雷射雷達,價效比高,結合強大的算力,應該是智慧型駕駛領域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