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邢妍妍.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在網上為自己購買“情感價值”。
尋找陪伴和抱怨的人的“樹洞傾聽”服務在電子商務平台上的銷售額激增號稱被拍到後自動長成大腦的“愛因斯坦大腦”,已售出10萬+,甚至入選2024年十大產品之一下單後,商家會向指定的社交賬號傳送“嗡嗡作響”的“虛擬蚊子”,銷量也達到了100萬+;此外,還有罵愛腦、“好運噴霧”、“轉移錦鯉”等,都有不少銷量。
在電商平台上,虛擬情感商品琳琅滿目。
這些虛擬商品,乍一看,是十分荒誕無厘頭的,主要關注點是“一人敢買,一人敢賣”。 畢竟買愛因斯坦的大腦是長腦子的,在很多人眼裡,算是有些沒腦子了。 然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似乎提醒人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通過虛擬商品來支付他們的情感。
其實大家都知道,虛擬商品並不能真正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和困難,但為什麼還有很多人願意相信並下單呢?但這是因為它們提供了寶貴的情感價值。
在與陌生人聊天和互動中,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無處可放的小情緒,可以被看到、被接受、被回應、被理解。 哪怕只是為了片刻的快樂和滿足,當壓力釋放出來時,情緒就有了發洩口。 不要小看這種宣洩,人們在處理內心問題時,往往需要這樣的情感價值。
事實上,情感價值最初是乙個營銷概念,它指的是客戶感知到的情感收益與情感成本之間的差額。 今天,它已被概括為一種能力感,一種用言語使人感覺良好的能力。
前不久,“情感價值”被《咬字嚼字》編輯部列入“2024年十大流行詞”。 這也說明,與過去人們傾向於忍受和壓抑、有隱藏情緒的人格特質不同,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注重對自己情緒的觀察和釋放,他們渴望在親密關係中深入交流而不失去獨立性。
然而,由於網際網絡時代電子文化的影響,線下人際關係嚴重依賴技術,這不可避免地加深了虛擬世界中的群體孤獨感。 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工作,快節奏的生活和不斷壓縮的社會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個體漂移感。 也許,正如思想家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所說,“原子化的個體”——他們可能非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但同時又彼此隔離。
因此,對真摯陪伴的渴望,對情感療癒的重要性,對美好生活的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的追求,成為更多人的情感需求。 當公眾情緒轉變為消費意願時,虛擬商品就有可能成為一門生意。 於是,一些專注於情感需求的年輕人開始花錢取悅自己,為幸福、滿足和儀式買單。
然而,無論人們下單是為了暫時的樂趣,還是為了真情實感,當情感價值的獲取需要通過消費來滿足時,必然會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 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撫慰人們的情緒呢?購買虛擬商品的潛意識是否也包含著一種對人際關係的迴避和防禦?對於需要成長的年輕人來說,與人更真實的互動是否能獲得更多好處?
事實上,對於情感產品是否能緩解精神內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但其實大家都明白,情感產品本身並沒有什麼奇特的效果,而只是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情感被投射到乙個具體的物體上,然後反射回自我身上。 誰能真正希望用幾美分、幾美元就能買到問題解決方案?他們中的大多數只是“花一點錢買幸福生活”。
因此,沒有必要太擔心年輕人會依賴這種提供情感價值的虛擬商品,即使它確實對解決問題有積極的影響,也只是年輕人自己的自我救贖和努力。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