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
文字 |太平洋科技。在科技行業,跨界創新是一種普遍現象。 不同領域之間有相互學習、學習、合作的機會,也有競爭、挑戰、顛覆的可能。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和智慧型汽車這兩個領域的交叉越來越引人注目。
尤其在中國市場,在手機廠商中,小公尺宣布進軍電動汽車製造領域,華為找到了另一種方式與Celis合作共建世界,深耕智慧型汽車事業,大獲成功。 車企中,吉利一步到位收購手機廠商魅族,打造更好的車機互動系統,而蔚來則選擇打造自己的手機,成功發布首款蔚來手機。
廠商頻繁的跨界行動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手機廠商選擇造車,車企也開始涉足手機行業? 這裡面蘊含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和社會發展趨勢?
小公尺是一家以手機為核心的網際網絡公司,但產品豐富多樣,涵蓋智慧型家居、可穿戴裝置、物聯網等領域,形成了巨大的智慧型生態。 小公尺的願景是“讓每個人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為了實現這一願景,小公尺不斷拓展產品線,從耳機和手錶到空調和洗衣機,再到牙刷和吹風機,不斷開拓新市場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甚至一度被昵稱為“小公尺雜貨店”。
2021年3月,小公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發布會上高喊“為小公尺汽車而戰”,正式宣布進軍智慧型電動汽車領域。 雷軍表示,這是他“人生中最後乙個重大創業專案”,他願意賭上自己一生積累的所有成就和聲譽,親自帶領團隊為小公尺汽車而戰。
目前,智慧型手機市場已經進入飽和和下滑階段,小公尺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和利潤空間,而智慧型電動汽車無疑是絕佳的選擇,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小公尺可以利用其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技術積累和使用者基礎,打造出與手機無縫連線的智慧型汽車,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更舒適的出行體驗。
其次,小公尺的汽車製造是智慧型生態的一種提公升和公升級。 小公尺已經建立了覆蓋家庭、辦公等多個場景的智慧型生態,但只缺少智慧型汽車的環節。 小公尺的汽車製造可以說是完成智慧型生態的最後一塊拼圖,它也可以為使用者創造更多的價值和服務。
最後,小公尺的汽車製造是一種責任,是對社會責任的貢獻。 新能源汽車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和網際網絡、大資料、人工智慧等變革性技術,可以帶動能源、交通、資訊通訊等基礎設施的轉型公升級,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提公升交通系統和城市執行的智慧型化水平,也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綠色化的戰略舉措發展。小公尺的汽車製造可以為交通擁堵、環境汙染、能源危機等社會問題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也可以為推動中國轉型公升級和創新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一,自主研發,不與第三方車企合作。 小公尺認為,智慧型電動汽車是乙個需要從零開始打造的新領域,而不是簡單地在傳統汽車上安裝智慧型系統,希望通過自主研發掌握智慧型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和智財權,打造自己的競爭優勢和品牌影響力。 從最關鍵的動力電池、電控系統到自動駕駛技術、雷射雷達等,小公尺圍繞汽車製造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布局。
二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不追求利潤。 小公尺表示,造車是一項長期投資,不會考慮短期回報和利潤。 小公尺的目標是為使用者提供一款高價效比、高品質、高體驗的智慧型電動汽車,而不是為了賺錢而造車。
三是在網際網絡上思考,不拘泥於傳統。 小公尺認為,智慧型電動汽車是網際網絡產品,而不是傳統的工業產品。 小公尺將用網際網絡思維打造開放、共享、協同的汽車製造平台,與所有合作夥伴共同創新進步,實現智慧型電動汽車的快速迭代公升級。 同時,小公尺將把手機運營的理念代入電動汽車,與使用者保持持續的互動和反饋,打造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智慧出行生態圈,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和場景應用。
蔚來汽車是一家以汽車為中心的智慧出行公司,其產品主要有智慧型電動汽車、智慧型充電樁、智慧型換電站等,並形成了完整的智慧型出行生態系統。 在蔚來“讓出行更美好”的願景驅動下,蔚來不斷提公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探索新技術和商業模式。 2023年9月,蔚來汽車正式發布首款智慧型手機——蔚來手機,進軍智慧型手機領域。 這是蔚來歷史上最大的跨界創新,也是蔚來迄今為止最具爭議的產品發布。
蔚來手機是智慧出行生態的補充和延伸。 蔚來構建了覆蓋車輛、充電、換電、維護、社群等多個環節的智慧出行生態圈,但也缺少乙個核心環節——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型終端產品,可以與汽車等智慧型裝置互聯互通,形成更完整、更強大的智慧型網路核心樞紐。
蔚來汽車的手機也是基於使用者的視角。 蔚來始終堅持“客戶至上”的理念,關注使用者的需求和體驗,致力於用科技提公升出行品質。 通過自製手機,蔚來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加無縫、安全、高效的智慧型出行體驗。
首先,它以汽車為中心,不與其他手機廠商競爭。 蔚來表示,這款手機不是為了進入智慧型手機市場而製造的,而是為了服務於蔚來汽車的使用者。 蔚來手機只面向蔚來車主和潛在客戶,不會在其他渠道銷售,也不會參與**大戰和配置大戰。 蔚來手機是與蔚來無縫對接的智慧型終端,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體驗。
二是以創新為導向,不拘泥於傳統。 蔚來認為,智慧型手機是乙個創新領域,需要不斷探索和突破,而不是簡單地模仿和追隨。 蔚來的手機採用了一些獨特的設計和功能,如車控按鈕、天窗、NIO Link等,體現了蔚來的創新精神和使用者導向。 蔚來手機還整合了蔚來APP、蔚來Power等蔚來智慧出行生態圈,為使用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和場景應用。
雖然去年仍受到外部限制,但華為依託新款P60系列的出色表現,銷量大幅增長,重回國內智慧型手機廠商前五,在汽車業務方面,根據華為去年發布的財報,其投資已超過200億,但華為繼續強調不會親自造車, 而是通過賦能和與車企合作,讓車企造出好車。
華為汽車業務主要有三種模式:一種是零部件模式,華為對向車企出售零部件收取費用; 二是以汽車BU為主導的HI(Huawei Inside)深度合作模式,車輛後部會有“HI”logo; 三是終端事業群主導的“智慧型汽車”模式,華為主導產品定義的研發設計,車輛在手機渠道銷售。
華為今年2月最成功的車企資料顯示,今年2月最新車銷量資料顯示,文捷再次聲稱“新勢力2月銷量第一,第二次奪得月銷量冠軍”。 根據官方資料,2 月份交付了 21,142 輛汽車,其中 18,479 輛交付給新款 M7。
華為主要提供智慧型座艙和自動駕駛領域的解決方案,而賽利斯則負責車輛的研發和製造。 對於華為來說,不自己造車,而是與各個汽車品牌合作,是乙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作為高投入的大型製造業,大量的現金流對於不籌集資金的華為來說是有風險的,而智慧型汽車模式可以更好地利用華為在智慧型物聯網方面的優勢。
早在2022年7月,正在從傳統汽車向智慧型網聯汽車轉型的吉利,就迫切需要構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車載系統,甚至汽車生態系統。
有網友調侃,“魅族造車,吉祥”。事實上,吉利看重魅族,是因為魅族在手機行業積累的使用者習慣和需求資料,以及Flyme系統出色的互動體驗。
未來,智慧型汽車和智慧型手機兩大產業的賽道將不再單調,兩者將不再各行其是,而是面向普通使用者的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體驗的融合關係。 在此次收購的新聞發布會上,星記時報董事長李書福曾表示。
去年3月,在“魅族領克無限生態大會”上,魅族集團發布了新一代旗艦手機魅族20系列Flyme10,以及第一代Flyme Auto車載人機互動軟體,將首先搭載在領克08機型上。
上個月,順應AI的大趨勢,魅族宣布將“All in AI”,停止傳統智慧型手機的新專案,全力投入新一代AI。 此外,魅族還公布了其AI戰略計畫的細節,包括打造AI裝置產品、重構FlyMe系統、構建AI生態系統等。
早在幾年前,吉利就開始研究和應用AI大模型,比如Galaxy L7在車機上可以使用AI大模型生成桌布、創作成語故事等,以及Galaxy E8搭載的“AI語音”、“AI時間引擎”等應用。 未來,魅族在AI方面的投資將如何應用於吉利汽車的產品? 我們拭目以待。
總之,小公尺的造車、華為與希愛力的合作、吉利收購魅族、蔚來手機製造,都是完全不同的跨界創新戰略,體現了不同科技公司不同的願景和目標。 小公尺的汽車製造是為了補充自己的人、車和家庭智慧型生態,提公升其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 蔚來製造手機是為了改善其智慧型出行生態系統,提高其使用者體驗和使用者粘性。 吉利收購魅族有助於改善車機互動系統的發展; 華為不製造汽車,而是開發智慧型汽車模型。 這些都是基於對智慧型市場的洞察和判斷,都是為了應對未來的變化和挑戰。
我們希望廠商的跨界創新戰略能夠讓行業進入良性競爭,讓汽車和手機行業相互借鑑優勢,推動行業整體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