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
文字 |矽基實驗室,作者 |白佳佳.阿里雲在2024年打響了雲計算大戰的第一槍。
在2月29日的發布會上,阿里雲宣布,雲產品官網價格平均下調20%以上,最高價格下調55%。
為了彰顯實力,阿里雲智慧型集團高階副總裁、公有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用兩個最一第一來概括:史上涉及的產品範圍最大——100多個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 最廣泛的受益者——數以百萬計的新使用者和現有使用者; 客戶現有訂單的未履行部分首次提供給客戶。
* 戰鬥一開始,就充滿了硝煙。
同日晚間,京東雲在微信上對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特定雲廠商喊話:隨便掉,比到最後! 我們繼續在整個網路上比較價格! 細分低價! 再低10%!
3月4日,騰訊雲也進入了**大戰。 不過,它並沒有像朋友那樣銷售雲計算資源,而是打折AI繪畫、人臉融合、音訊檔案識別等AI產品。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雲計算之戰將比 2023 年更加激烈和持續。 不過,在競爭的背面,也可以看出默契。 畢竟,戰爭只是這些雲廠商刺激需求、開啟行業天花板的一種手段。
如今,如何發展雲計算產業已不再是簡單的商業問題,如何提高中國整體計算效率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雲廠商顯然將在複雜的博弈中長期前行。
本文重點關注三個主要問題:
1. 這一輪**戰與以往有何不同?
2. 人工智慧和雲的結合如何改變了行業?
3. 在中美差距不斷拉大的背景下,雲廠商凝聚了哪些共識? 它接下來將如何發展?
* 戰爭是雲計算產業發展的常態——隨著技術的迭代和規模效應的釋放,雲計算的成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迎來一次降低。 第一場戰鬥是雲供應商回饋技術和擴大市場紅利的手段。
降價必然導致阿里雲未來營收利潤下滑,但這不是短期的市場競爭行為,而是長期的戰略選擇。 “劉偉光說。
算上這幾年的**大戰,阿里雲永遠是打響第一槍的。 去年4月26日,阿里雲宣布將“史上最大幅度降價”,核心產品全面下調15%至突破50%,儲存產品下調達50%。 緊接著,京東雲、騰訊雲、華為雲、e雲陸續發布降價訊息。
從路線上看,去年各大雲廠商的降價模式可以分為兩種。 一是阿里雲和京東雲將To C的玩法搬到了To B的戰場上,通過“0元試用”、“1元享受2年伺服器”等方式吸引新使用者入駐,然後進行持續的銷售和服務,賺取增值費用。
另一種是利用一流的廠商和服務渠道商,像華為雲一樣滲透到公司內部。 去年,華為重新規劃了渠道,為銷售團隊提供更優惠的待遇和運營空間,為政企客戶和大型KA客戶提供便利。
今年,除了這兩種模式外,騰訊雲還首次提出通過打折AI產品來推動雲資源使用。
花式降價差異化的背後,是雲廠商規模和業務策略的差異。 作為中國市場占有率最高的雲廠商,阿里雲具有顯著的規模效應,可以通過擴大使用者群進一步分擔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雲的降價並不是簡單的量價。 針對阿里雲2023年的降價策略,自象限指出,此次降價的核心產品包括迭代後的舊伺服器,受使用壽命限制,硬體從出廠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貶值。 同時,一些高頻、低利潤的折扣產品也帶動了低頻、高利潤產品的銷售。
規模的擴大,高頻低頻,低毛利高毛利,類似的邏輯也體現在阿里雲今年的**政策上。
一方面,此次降價覆蓋了新老使用者,甚至在生效時間上覆蓋了前期訂單的未完成部分,顯然是為了在保護客戶規模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上限。 另一方面,從品類上看,ECS、OSS、RDS都是雲使用者使用頻率最高的核心產品。
阿里雲的**之戰看似來勢洶洶,但矛頭卻不是針對同行的,正如劉偉光所說:“降價舉措不是針對騰訊和華為,而是為了吸引72%的增量使用者。 ”
72%** 資料來自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 截至 2022 年,美國 60% 的公有雲在中國,而中國只有 28%,其餘 72% 是企業擁有的伺服器。 阿里雲的目的是將這部分拉入自己的業務領域。 劉偉光在發布會上提出了“時間成本”的概念,強調雲計算是現成的,也指出了自有伺服器或自建雲耗時長的弊端。
非網際網絡行業不願意接受雲計算,是阿里雲目前最頭疼的問題。 近十年來,雲計算在網際網絡行業的滲透率從60%提公升到74%,與歐美整體上雲遷移率相近,而非網際網絡行業的滲透率在此期間僅從24%提公升到29%,遠遠落後於其他市場。
客觀地說,滲透率低不能完全歸咎於這些企業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例如,在政企市場中,即使不考慮資訊保安,國有企業也更傾向於構建自己的雲伺服器,因為它們的壽命足夠長,可以將成本分攤到購買公有雲服務以下,而且這些企業往往有IT部門,不會過多增加人事支出。
可以預見,如果目的是開放市場,2024年不會是阿里雲最後一次打得最好,但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從近年來全球雲計算產業的發展來看,打動客戶的不是核心要素,而是產品。
在某種程度上,阿里雲正在走AWS曾經走過的道路。 就市場份額而言,AWS已成為全球第一的雲提供商,依靠降價。 截至 2020 年 5 月,亞馬遜 AWS 總共降價了 82 次。 在巔峰時期,AWS已經連續3年每年降價12次。
但近年來,低價策略已經失去了魅力。 在收入規模、利潤率、增速等方面,Microsoft已經超越了AWS。 市場認為,這主要是由於Microsoft的桶結構,在IaaS、SaaS、PaaS等方面都有產品布局,為客戶提供全鏈路服務。
類似的變化正在中國市場醞釀。 此前,有業內人士透露,向Microsoft學習在公司內部幾乎成了政治正確,高層整天都在思考如何形成桶式結構。
整體來看,今年一流大戰的背後,既有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在起作用,也有阿里雲逼迫同行刺激需求、開啟天花板的意圖。
業界普遍認為AI+雲是雲廠商的新增長點,但與海外巨頭相比,國內雲廠商的財務報告尚未明確反映AI對企業營收的貢獻。
去年,亞馬遜、Microsoft、谷歌均實現了兩位數的營收同比增長,谷歌雲的同比增長率達到259%。此前,矽基研究實驗室在《美國三大雲廠商的表現揭示了哪些訊號? 指出,AI是三家公司高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不過,國內雲廠商的營收增速仍徘徊在個位數。
日前,他和阿里分別發布了2023年財報。 其中,阿里雲第四季度營收為28066億美元,同比增長3%,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增長86%至2364億元,創財年新高。
雖然財報中沒有單獨列出智慧型雲的營收,但李彥巨集在後續會議上透露,第四季度智慧型雲總營收為84億元,其中大模式帶來的約656億美元的增量收入。
縱觀這兩份財報,AI一直是關注的焦點,雖然目前的營收還不足以直接支撐業績,但已經隱隱約約地展現出了自己的潛力。
例如,給出這組資料:截至 2023 年底,PaddlePaddle 平台已經聚集了超過 1000 萬開發者,服務了 23 個50,000 個業務單位。 到目前為止,開發人員已經在 PaddlePaddle 上建立了 860,000 個模型。
這些開發者無疑將在未來為雲提供商的效能帶來可觀的提公升。
AI會給雲廠商帶來什麼樣的紅利? 根據矽基實驗室的說法,有兩個方面:
首先,大模型自然相容雲,對高質量算力的需求為技術流玩家帶來了更多的訂單。 訓練乙個大模型需要大量的GPU才能高效穩定地執行,這意味著技術門檻、金錢、時間成本都非常高,可以邊買邊用的雲服務將是比自建雲更好的選擇。
同時,過去市場上計算中心提供的主流算力是以CPU計算為核心的通用算力,不適合大模型訓練所需的以GPU為中心的智慧型算力,而這兩者之間的差異也帶來了新一輪的算力基礎設施。 網際網絡雲廠商受益於技術優勢,可以從中挖掘更多紅利。
根據數智一線編制的2023年第四季度政企數位化招標資訊,在總計266個超過百萬元的大訂單中,阿里雲成為非運營商雲中標最多的乙個,單季度中標超過70個專案超過百萬元。
其次,MaaS(Model as a Service)概念出現後,雲計算行業原有的IaaS、SaaS、PaaS服務正規化發生了變化,轉變為底層能力或整合平台,接入企業業務系統和資料,直接提供服務作為中心大腦。
此服務模型的可行性首先由 Microsoft 驗證。 作為 OpenAI 背後的雲廠商,所有基於 GPT4 的 MaaS 服務都是通過 Azure(Microsoft的雲服務業務)完成的,這不僅增加了市場份額,也更加加大了自身的智慧型能力。
繼OpenAI與Microsoft合作之後,中國雲廠商衍生出AI+雲的兩條路線。
首先是AI為雲路線,它基於雲廠商的創新能力,即大模型是新的載體,它改變了雲廠商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渠道,也解決了SaaS輕量化和PaaS定製之間的問題。
騰訊雲的雲計算資源在這場戰鬥中不是雲計算資源,而是直接的AI產品,正是這條路線的體現。
二是雲廠商採用的雲為AI路線,積累深、規模大,即大模型製造了新的算力缺口,雲計算的重要性急劇上公升,過去建立的規模優勢爆發。
市場占有率最高的阿里雲,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第二條路線的“領頭羊”。 在去年的阿里巴巴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蔡崇信指出,中國80%的科技公司和一半的大型模型都在阿里雲上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路線差異化之外,幾乎所有的網際網絡雲廠商都選擇了收斂陣型,從規模轉向盈利。 比如,阿里雲縮減了低利潤率的專案,李彥巨集為內容、雲計算、大健康、個人雲、小度等業務板塊設定了利潤目標,騰訊雲從微薄利潤、大訂單的全面整合,向厚利潤、小訂單的整合退居二線。
類似的開源、節支的情況,在海外也發生了。 據金融界稱,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國科技行業已有近150家公司宣布裁員近4萬人。 這種現象類似於科技行業的週期,每當出現一項新的關鍵技術時,公司都需要削減試探性的業務,專注於真正的確定性。
立足當下,回顧過去一年左右中國雲計算產業的整體形勢,網際網絡雲廠商在AI的催化下方向更加明確,基本完成了新一輪的陣型調整。
然而,由於缺乏像GPT-4這樣的主導模式,MaaS等新模式尚未帶動雲廠商實現高增長,帶動傳統企業對雲的吸引力。
許多客戶仍然將雲視為伺服器資源,但雲計算不僅僅是資訊化的替代品,它帶來的價值遠不止於此。 ”
在阿里雲2024年戰略發布會上,劉偉光多次強調,市場對雲計算的認識不足。
對此,他給出了許多類似於雲計算的資料集,使離線任務的平均時長降低了42%,長尾任務的時長降低了70%,實時查詢效能提高了30%。
這些資料的背後,當然有阿里雲賣貨的意圖,但也隱藏著中國雲計算行業的潛在焦慮。
焦慮首先來自中美雲計算產業的差距。
從收入差距來看,2022年Microsoft雲為76倍(按當前匯率計算,下同),收窄至6倍7次。 不過,在市場份額方面,根據Synergy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全球雲計算市場排名,阿里雲(4%)已經跌出全球前三名,與第三名谷歌雲(11%)的差距已經拉開了近三倍的差距。
其次,算力利用率的差距也讓從業者感到緊張。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的資料顯示,雖然中美在伺服器數量上的差距不大,但中國有2000萬台,而美國有2100萬台。 但美國60%的計算能力是通過公有雲輸出的,而中國只有28%。
雲計算行業的技術專家們一致認為,公共雲比私有雲更先進。 此前,《財經》給出的一組資料顯示,公有雲CPU的利用效率高達25%-50%。 私有雲部署的CPU使用效率通常只有1%到2%,一般不超過5%。
最後乙個焦慮是計算能力的分散。
財經此前對比了近五年國內外公有雲IaaS和資料中心投資的增長速度,發現兩者的發展趨勢截然相反。 根據IDC和Gartner的資料,自2019年以來,中國資料中心投資的增長率一直在上公升,而公有雲IaaS市場的增長率有所下降。 在國際市場上,公有雲IaaS市場的增長速度一直高於資料中心投資的增長速度。
這種現象不僅意味著龍頭科技公司能夠獲得的新的AI算力降低,還可能導致其生存空間被本地智慧型計算中心擠壓,難以充分發揮規模效應。 更大的隱患是,如果地方智慧型計算中心缺乏自力更生,將需要更多的市場補貼,這將帶來財政負擔。
《財經》聯絡了多位政策人士,告訴他們,不鼓勵地方政府親自建設智慧型計算中心,因為這很容易導致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以上可以說是業界普遍的焦慮,也可以說是業界的共識,在AI掀起的洗牌中,基於這些起源,玩家們都在尋找一條新的雙贏之路。 好訊息是,一些結果已經顯現出來。
最直觀的變化是,運營商雲和網際網絡雲已經開始分享計算基礎設施帶來的紅利。
如上所述,阿里雲在2023年第四季度拿下了70多個超過百萬元的大訂單。 其中可以看出,在一些訂單上,阿里雲、騰訊雲、中國移動已經合作,共同建設雲平台或計算中心。 例如,珠海智慧型雲平台專案由騰訊、阿里巴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聯合打造。
變化的另一面發生在國產晶元上。
華為去年發布的昇騰910B被廣泛認為是中國市場最具競爭力的AI產品,其效能可與NVIDIA A100相媲美。
雖然昇騰910B目前只能使用,但並不好用。 在生態系統方面,華為與NVIDIA CUDA仍有較大差距。 然而,為了避免地緣政治帶來的不穩定,越來越多的雲廠商正在逐步採用或相容華為的晶元。 為了方便這一過程,華為甚至向許多企業派遣了現場工程師,以解決適配昇騰的問題。
在政策方面,雲計算行業的困境得到了認真對待,相關檔案中的約束性條款為企業留下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2023年12月底,五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入實施“東部資料、西部計算”工程加快建設國家綜合計算網路的實施意見》指出,“原則上不得在國家樞紐節點外建設各類大型、超大型資料中心, 堅決避免地區間盲目無序的競爭。 ”
對於中國雲廠商來說,2024年是充滿不確定性和確定性的一年。
不確定性在於,雖然已經有一些共識和積極因素,但結局仍然不確定,所有參與者都需要找到走出歷史塵埃的出路。
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沒有人知道正確解決方案的那一刻,雲廠商還是會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方向和路徑,並且會每年實施一次。
歸根結底,行動是唯一的答案。
引用:
1. 自我象限:2023 年啟示錄:雲計算之年
2. 億邦電源:雲計算2023:誰成長,誰落後?
3、數智一線:從266個大訂單,看雲計算市場的九大訊號
4、財經:中國算力產業存在五大現實問題
5. 雪豹財經社:對話丨阿里雲10個月兩次“史上最大降價”,目標72%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