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華夏能源網。2023年,儲能行業經歷了冷熱交替的“過山車”。 新年伊始,各機構行業榜單陸續發布,席位排名的變化尤為引人入勝。
華夏能源網獲悉,近日,上海有色金屬網公布了2023年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 榜單顯示,寧德時代(SZ:300750)、比亞迪(SZ:002594)和億緯鋰能(SZ:300014)位列前三,其次是瑞普藍駿(HK:00666)、海辰儲能、國軒高科(SZ:002074)和遠景動力、鵬輝能源(SZ:300438)和中國創新航空(HK:03931)並列第八,南韓電池製造商三星SDI, 被擠到第十位。
與2022年相比,新榜單呈現出較大變化,儲能電池市場格局“變”了。
影響企業出貨量和排名的因素有哪些? 未來儲能電池市場格局將如何變化? 針對業界的擔憂,華夏能源網與上海有色金屬網儲能高階分析師葉明遠進行了深入探討。
作為行業權威排行榜,葉明遠介紹,SMM不僅諮詢了招標、合同公告等公開資訊,實地走訪了相關儲能電池廠商,還參考了電芯材料出貨情況和相關企業調研情況,三方資訊實現了交叉驗證。 這不僅保證了排名的準確性,也為行業的變化提供了參考價值。
“與2022年的榜單相比,今年有兩個主要變化。 一是日韓電芯企業排名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國內的“黑馬”正在逐漸崛起。 葉明遠介紹道。
2022年,榜單上榜的日韓(主要在三元電池儲能方向)又有兩家公司(三星SDI和LG新能源),排名還不錯,尤其是SDI(第五),與億緯鋰能、瑞普藍君同梯隊。
不過,2023年,受儲能市場替代三元鐵鋰的趨勢影響,榜單上只剩下SDI一人,排名也下滑至團隊墊底,出貨量遠不及億緯鋰能和瑞普藍駿。 曾經非常強大的LG跌出了前10名。
2023年,SDI和LG儲能電池市場將主要在歐美的住宅儲能市場,部分應用將在歐洲、美洲和澳大利亞的大型儲能市場使用。 此外,一些分散的地區,如中國台灣和東南亞的一些地區,也會利用他們的儲能電池做一些儲能專案。 但整體來看,日本和南韓三元儲能電池的市場份額將繼續萎縮。 葉明遠也告訴華夏能源網。
與2022年相比,2023年海辰儲能和遠景電力的榜單大幅上公升。 2022年海辰儲能排名第八,2023年將躋身前五; 遠景動力從第10位上公升到第7位。 此外,中創航空首次進入前10名。
受家庭儲能市場冷淡影響,2023年鵬能科技、鵬輝能源的排名將下滑。 其中,鵬輝能源從第六位下滑至第八位,鵬能科技從第九位跌至前十位。
國內企業排名的下降,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業務惡化了,而是他們的競爭對手發展得太快了。 這也間接表明,2023年國內儲能行業整體發展確實非常火爆。 葉明遠說道。
從裝機容量資料來看,國家能源局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產的新能源儲能專案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3139萬千瓦和6687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為2。1小時; 2023年新增裝機容量約為2260萬千瓦和4870萬千瓦時,較2022年底增長260%以上,是“十三五”末裝機容量的近10倍。
在變化中也是如此。 總體而言,頂級玩家佔據的市場地位沒有顯著變化。 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前五名的市場份額高達75%,市場集中度仍在不斷提高。
其中,寧德時代穩居榜首,2023年總出貨量超過65GWh,再次出現斷層優勢; 比亞迪和億北鋰電的出貨量均超過20GWh,保持一定的份額優勢; 瑞普蘭君的市場占有率也保持在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大型儲存市場還是家庭儲存市場,寧德時代的出貨量都走在了前列。 寧德時代大容量儲能單元的出貨量有目共睹,但其家用儲能業務卻沒有計入部分出貨清單。
葉明遠透露,在儲能業務持續拓展的同時,寧德時代也對產業進行了細分,將公司的家庭儲能業務移交給了子公司新能安。 2023年,新能安家用儲能電池出貨量也將達到4-5G水平,市場排名也處於前列。
排名變化背後的邏輯是,優勝劣汰是商業競爭的常態。 那麼,哪些因素在電芯排名變化的背後起作用呢?
葉明遠說,首要因素一定是產能的規模,“產能的大小決定了出貨量”。
葉明遠介紹,2022年,由於碳酸鋰**水平高,下游需求旺盛,儲能電池將供不應求,將成為“熱銷商品”。 當時,大多數鋰電池企業的產能不足。 在此背景下,寧德時代憑藉其綜合產業優勢迅速爭奪訂單,輕鬆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當年市場占有率約為38%。
然而,2023年,在儲能擴容浪潮的推動下,鋰電池企業產能快速提公升,不僅滿足了儲能電池市場的需求,甚至出現了產能過剩。
同時,市場的快速擴張也吸引了眾多新玩家進入遊戲,進一步加劇了儲能電池市場的飽和和產能過剩。
2023年,比亞迪和億緯鋰能的儲能電池出貨量將快速增長,均超過20GWh,市場份額也將大幅提公升,其中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將從2022年的8%左右提公升至10%左右。
同樣,對於海辰儲能和遠景動力這兩匹“黑馬”來說,排名大幅提公升的乙個重要原因也是產能的提公升。 2022年,這兩家公司由於出貨量跟不上產能,將無法在榜單上取得好排名。
其中,海辰儲能直到2022年底才建成15GWh的產能,當年出貨量達到5GWh,基本已達到生產極限。 2023年,由於產能釋放,海辰儲能訂單生產基本有保障,出貨量增加,帶來排名變化。
海辰儲能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王鵬程在去年年底接受華夏能源網採訪時透露了其戰略目標,“海辰2025年的目標是成為'儲能電池第一品牌',我們希望在2024年進入電芯細分領域前兩名。 ”
另一匹黑馬前瞻強國,早在2021年,就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品牌認知度處於同一梯隊。 不過,遠景的儲能業務擴張並不積極,前期業務主要針對風電場,直到2023年,公司才開始在國內外大力擴張。 產能的增加支援了遠景儲能市場份額的擴大。
影響出貨量和排名的另乙個因素是“客戶認可度”。
葉明遠表示,“儲能電池能否真正為下游客戶帶來經濟性和盈利性是關鍵。 ”
國內儲能市場的盈利能力受電力交易政策影響,儲能獨立收益是長期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下游客戶更加關注電芯,今年榜單上的新秀企業大多也是“第一戰”的贏家。
在海外儲能市場,客戶更關注電芯的價效比。 “在相同的執行時間內,我會認出誰擁有可以給我帶來更多現金收入的細胞。 葉明遠說道。
據介紹,一家海外諮詢機構公布的榜單顯示,在海外儲能電池市場,最受客戶認可的前三家中國企業分別是比亞迪、寧德時代和遠景能源。 這就是為什麼在比亞迪和遠景動力前期產能不足的情況下,寧德時代卻能夠在出貨量上獲得第一名; 同時,這也是遠景動力一旦提高產能,提高市場份額和排名的重要因素。
極度內捲的儲能行業已經進入了生死攸關的階段,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展望2024年,儲能電池市場格局將如何變化?
可以基本得出結論,未來全球儲能電池市場格局將進一步趨向於“一超多強”。 寧德的壓倒性領先優勢依然存在。 緊隨其後的比亞迪、億緯鋰能、瑞普藍駿、海辰儲能或將都進入“多強”行列。 葉明遠想。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近期幾家主要廠商的市場走勢,億緯鋰能、瑞普藍駿、海辰儲能等都與海外整合商簽訂了大量訂單,這意味著海外市場多家廠商的認可度和客戶粘性也在不斷提公升,未來可能會進一步拉開與二線電芯廠商的距離, 主導企業的市場主導地位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