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後,美國“重返月球”的任務失敗了。
當地時間2024年1月8日,搭載“遊隼”月球著陸器的“半人馬座火神”火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公升空。 然而,僅僅幾個小時後,遊隼的推進系統出現故障,導致推進劑洩漏,太空飛行器動力不足。 隨後,遊隼研發和製造公司“太空機械人”宣布:“不再可能登陸月球。 ”
日本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
當地時間2024年1月20日,日本小型月球探測器斯利姆號登陸月球表面。 然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宣布成功著陸方面進展緩慢。 凌晨2點左右,JAXA召開新聞發布會稱,雖然探測器確認降落在月球表面,但後來發現太陽能電池無法發電。
幾千年來,登上月球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然而,上一次各國競相登陸月球是在半個世紀前。 1969年7月21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載有三名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 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時,曾說過一句被後人視為經典的話:“這只是乙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
既然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為什麼最近才開始聚集“重返月球”呢?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兩位專家最近共同撰寫了一篇文章,分析了原因。
首先,探索的慾望。 文章認為,突破物理學和生理學的極限似乎是人類的天性,過去和現在都是如此。
第二,抓住機遇。 根據1967年聯合國的一項名為《外層空間條約》的條約,任何人都不得“將月球據為己有”。 換句話說,誰是第乙個探索月球的人,誰就有機會研究和利用那裡的資源。
第三,任務比較簡單。 與火星等其他行星相比,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更短。 如果以無線電通訊來計算,延遲時間不到2秒,幾乎可以算是即時通訊。 同時,月球重力低,沒有大氣層,因此軌道器和著陸器執行任務的難度明顯降低,容易實現突破。
第四,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大多數成功探索月球的國家都有了新的發現。 例如,日本的月亮女神探測器和印度的月船1號月球探測器發現了新的礦物分布。
第五,它有助於了解地球。 在阿波羅任務之前,人們認為這些行星是由很久很久以前塵埃顆粒的緩慢凝結形成的,直到阿波羅計畫將月球岩石帶回地球。 未來對月球的研究無疑將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地球本身。
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專家嘉芙蓮·劉易斯(Kathleen Lewis)也持類似觀點,並特別同意上述第2條和第4條的分析。 她認為,擁有和開發月球資源是各國競相“重返月球”的最直接動機。 “如果要用乙個歷史事件來比喻,這更像是另一場'淘金熱'。 ”
然而,儘管一再強調登月不如探索其他行星那麼困難,但自今年年初以來的連續兩次失敗給人類的野心潑了一盆冷水。
Astrobotic專家推測,遊隼的發射失敗很可能是由於閥門沒有正確密封。 開發太空飛行器推進系統的初創公司Benchmark Space Systems的首席技術官傑克·托伊福特(Jack Toifurt)直言不諱地說:“有1000種方法可以防止閥門'快樂'。
在談到太陽能電池為什麼不能發電時,JAXA專家表示,太陽能電池硬體故障的可能性不高,可能是探測器的姿態有問題,沒有朝向太陽的方向,“相關資料正在分析中”。
這樣一來,在重返月球這件事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擺在面前的問題涉及技術水平、裝備水平,以及長期成本問題和商業運營問題。
俗話說“路漫漫其修遠兮”,重返月球的路漫漫其修遠兮。(作者:江紫陽**經濟**)。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