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有訊息稱,蘋果已決定取消已經持續了十幾年的電動汽車專案,據悉,汽車製造專案組的多名員工將被調到由John Giannandrea領導的機器學習和AI部門,轉而從事生成式人工智慧專案, 至於團隊中上百名五金和汽車工程師,他們有機會申請其他專案團隊的工作,但也有被解雇的可能。
訊息一出,市場一片譁然,畢竟蘋果研發了十年的專案被撤回這麼多,實在是令人尷尬,但更令人懷疑的是,蘋果的“強人斷腕”能否鎖定勝局? 畢竟,手機行業的同行已經走在了前面,而蘋果在AI方面的步伐已經落後了。 業內專家指出,無論是汽車製造還是AI研發,蘋果都背負著巨大的沉沒成本,在當下激烈的競爭中,蘋果沒有太多的試錯空間。
汽車專案通過了“壞訊息”。
面對潛在競爭對手的退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立即對自己收購的X發出了“敬禮”和“點菸”的愉快表情,耐人尋味。 有業內人士對蘋果的決定表示支援,360創始人周弘毅表示,蘋果將專注於AI,這更符合自身實際情況,並表示AI將是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未來不擁抱AI的公司將被扼殺。
早在2013年,新能源汽車賽道還處於開拓期,蘋果就已經在準備進軍遊戲,發布了極其關鍵的車機系統CarPlay。 在 2022 WWDC 大會上,蘋果表示,美國 98% 的汽車支援 CarPlay,79% 的消費者只會購買支援 CarPlay 的汽車。
2014年,在庫克的批准下,蘋果啟動了泰坦計畫,從谷歌、賓士、特斯拉等公司挖走了人,並組建了一支擁有矽谷加汽車行業基因的團隊,原計畫在2025年推出首款汽車,到2022年底,該專案似乎陷入困境,蘋果將推遲一年推出該車, 也就是說,在2026年,直到2023年9月,已經準確預測了蘋果“命運”的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如果蘋果想要按計畫實現量產,就需要收購現有的車企,否則蘋果的造車計畫很可能就消失了。
電動汽車分析師索耶·梅雷特(Sawyer Merrett)在評論蘋果放棄電動汽車專案時說:“蘋果花了十年時間試圖製造電動汽車,並擁有162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但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推出的車型售價為10萬美元,這也太難了,利潤也太高了。 ”
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蘋果公司,以確認放棄汽車製造,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覆。
AI plus的未來是什麼?
蘋果放棄造車後,所節省的能源能否保證AI的成功還不確定,畢竟從目前的市場結構來看,蘋果已經落後了,多款國產品牌手機都搭載了AI大機型,三星也在今年年初發布了首款AI手機, 蘋果一直無法採取行動。
事實上,蘋果在AI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從2010年收購Siri開始,蘋果在十年內收購了多達30家AI創業公司,包括Shazam、Primesense、Turi等,從2017年開始,蘋果又收購了21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幾乎是Microsoft和Meta收購數量的兩倍, 自 2021 年以來,蘋果收購的步伐有所放緩,但仍贏得了 CuriousAI、aimusic 等初創公司。
2023 年 7 月,蘋果搭建了自己的大型語言模型 AJAX,並推出了代號為“Apple GPT”的內部聊天機械人來測試 AJAX 的功能,據悉,蘋果每年在生成式 AI 專案上花費超過 10 億美元,即便如此,蘋果也最早無法在 iOS 18 上搭載 AI。
蘋果並不是唯一乙個想要擺脫手機領域內捲化的公司,但在業內專家看來,即使蘋果改變路線,節省原本計畫用於汽車製造開發AI的資源,也未必能鎖定勝局。
工業經濟資深觀察家梁振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各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AI手機後,部分消費者感到失望,目前手機的AI功能主要集中在編輯、標記、智慧型修飾、文字翻譯和轉錄、抓取和編輯等方面,雖然使用體驗有所提公升, 但應用範圍依舊狹窄,並沒有迎來預期的顛覆性創新,第三方應用的存在也削弱了手機內建AI的光環。
即使 iOS 18 搭載了 AI,其應用範圍很可能也侷限於上述專案,伯恩斯坦分析師指出,蘋果對 AI 的使用,除了與市面上同行不相上下外,在獨特性方面,蘋果或許還能實現增強的訊息支援和 Siri, 並將更緊密、無縫地整合內部程式,提高iOS系統的便利性。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真是這樣,iPhone可能很難在AI時代大幅領先於同行,同質化將進一步加劇。
沒有太多的試錯空間。
無論蘋果是決定撤退還是面對困難,可以肯定的是,蘋果在造車和AI上付出了巨大的沉沒成本,雖然蘋果一直很“有錢”,但從最近的經營情況來看,蘋果還有多少資源用於試錯,也是乙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行業觀察家丁少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近年來,蘋果一直在努力實現多元化轉型,但遺憾的是,從業務資料來看,依然是iPhone、pad、MAC持續下滑,雖然iPhone 15銷量有所增長,但其在大中華區的下滑需要更加警惕, 中國無疑是全球主要手機市場中競爭最激烈的地方,蘋果在這裡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這意味著其拳頭產品將進一步被同行追趕,其生態根基不如以往紮實。
從資料來看,蘋果2023年第四季度營收為11957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171美元54億美元,增長2%; 營業利潤為40373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360美元16億美元,同比增長121%;但來自大中華區的收入為20819 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 239 億美元**129%。至於下滑的原因,蘋果首席財務官直言不諱地表示,“中國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 與此同時,iPhone貢獻了56%的收入,凸顯了蘋果對iPhone的日益依賴。
專家指出,蘋果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早期研發的投資得到回報,不計成本的試錯已經不再可持續。 丁少將分析說,無論是汽車還是AI,都是對蘋果財力的考驗,但毫無疑問,AI的回報週期比汽車要短,因為AI可以更容易地與手機結合,讓蘋果的AI技術落地,而新發布的Vision Pro也將為其AI技術開闢新的空間, 另一方面,在汽車領域,蘋果還沒有拿出符合全自研原則的實體產品,更別說AI落地在車上,讓蘋果造車回到原來成本的希望還很遙遠。
但專家也表示,雖然蘋果已經停止生產汽車,但其在carplay上的積累仍然可以與現有的汽車品牌和產品相結合,其在汽車上的投資也不會被浪費,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蘋果也會失去部分話語權,蘋果一向囂張跋扈,或許陷入兩難境地的蘋果需要先跨過自己的障礙。
北京商報記者 陶峰 王柱麗.